箏是我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。早在春秋戰國時期,它就盛行於陝西、 甘肅一帶。西元前237年,李斯在上書秦始皇時,曾描述了民間箏歌的生動場面:「夫擊甕叩缶,彈箏搏髀而歌乎嗚嗚,快耳目者,真秦之聲也。」之後,箏因而常被稱為「秦箏」。

於不同時代,箏弦數目均有所差別。首先由早期的五弦,發展至漢代的十二弦箏,進而至隋唐的十三弦箏,到明代增至十四、五弦。十六弦箏是近代才出現的,而現代則發展到二十一弦至二十六弦箏等箏。

箏的表演形式,早期主要以演奏彈唱的箏歌為主。隨著漢代相和歌的興起,古箏藝術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。漢代還有《箏笛錄》 的專書,記錄有「胡笳」等曲目,這是箏曲器樂化的開始,同時也是箏獨奏曲。

漢華相和樂的箏,基本上已經定型:一個六尺長的上圓不平的琴身,上張十二條弦,高高的柱子,弦急聲高,又多用骨甲代指,彈起來箏箏作響。如《古詩十九首》 所說的:「彈箏奮逸響,新聲妙如神」,秦箏以其清新美妙的音樂,傾倒了無數的詩人騷客。古箏藝術史上,這一時期是空前興盛地發展的黃金時代。在東晉、南北朝代,繼相和樂而起的清商樂中,箏更廣泛地用來演奏吳歌和荊楚西曲。

到了隋代,十三弦箏在雅樂中的地位已清晰確立,但十二弦箏的傳統卻隨著清商樂而流入隋唐燕樂,直到唐末,才因清樂衰微,而被十三弦箏所取代。南宋經五代、靖庫戰亂,令唐代許多傳統音樂一一散亡,但宮廷燕樂中還有箏獨彈、領奏、合奏等多種演奏形式,唐箏的影響力可見一斑。

明代箏制已增至十四、五弦,進一步擴大了音域。不過,因受復古思想的影響,箏被看作俗樂,樂人的地位低微,士大夫既不屑為之,彈箏藝人僅靠口授心傳,又無力刊刻箏譜。在明清五百餘年間,竟無一部箏譜傳世。由於沒有箏譜這個橋樑,至使前代不少箏樂傳統日漸消亡,古曲目及多種定弦的方式,大都未能流傳下來。

元明戲曲說唱音樂的發展,對箏樂影響深遠。明代中葉,北方流行一種以箏、琵琶、三弦等樂器合奏與伴唱的「弦索」,其曲目有北詞清彈六十餘套。

秦箏自早年傳入中原,趙、鄭、楚、吳相繼流行,後來,隨著客家人的三次大遷徙,秦箏又傳至閩、粵。古箏藝術的花朵,遂遍及全國各地。流傳至各地的箏樂,基於受地理環境、氣候、民俗、方言等因素影響,並與當地民問音樂互相吸收融合,故逐漸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風格,在近代發展歷史上,成為不同的流派。最著名的有河南、山東、潮州、客家、浙江等幾大流派、其淵源都可以追溯到清代。每個流派不但各有具代表性的曲目,而且在音韻和演奏風格特點上,均各具特色。

由於歷史因素和整理記錄的條件不同,這些流派的曲目多寡不一,譬如中州古調有六十餘首,漢阜古譜有四十餘首、齊魯花字工尺譜則二十首、武林箏曲十首等。這批珍貴的遺產,蘊含著上兩千多年歷史的箏藝結晶,它們不但屬於我國箏藝術的寶貴遺產,也是世界人民共同的文化財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