箏有不同的流派,主要分為南北兩派,亦以區域細分,如山東、河南、浙江、嶺南(客家、潮州、廣東)及近代箏曲,每個派別都各具特色及風格。
山東派
主要流行於山東荷澤地區的鄆城、鄄城一帶,山東箏曲主要以「山東琴曲」和「山東琴書」、唱腔曲牌以及民間小調組成。山東箏曲分「大板曲」和「小板曲」。大板曲較長,由山東琴曲形成;小板曲較短,由小調曲牌變成,演奏的音樂格調剛勁有力,音調華麗明快,音韻鏗鏘,如山東人的個性一樣的耿直樸實,用大指較多且用力,滑音乾淨俐落,彈弦結實有力。代表曲有《漢宮秋月》、《四段錦》等。
河南派
主要在河南境內流行,樂曲來自民間說唱音樂和戲曲,分有小曲(帶唱腔)及板頭曲(純樂器)。板頭曲又常稱為中州古調,如《蘇武思鄉》、《哭周瑜》、《天下大同》及《高山流水》等;另一類是小曲,由《河南曲子》唱腔曲牌構成,結構短小,如《上樓》、《落院》等。演奏特點與河南人的性格相似:高亢粗獷、明朗諧趣、潑辣奔放;要求運指有力、滑音鮮明、按音準確,特別注意大指的運用,及需善用使用大指密搖。
浙江派
亦稱「武林箏派」,主要於江蘇浙江地區流行。古時杭州稱「武林」,所以有「武林箏曲」之名。樂曲主要以絲竹樂、弦索套曲、民間樂曲及小調為內容,亦會特別改編一些大型的套曲,作為曲目,如《月兒高》、《將軍令》等。其音韻淡雅、含蓄、清麗,曲目多為「杭州絲竹樂」,如《三十三板》、《燈月交輝》、《小霓裳曲》等。演奏手法以右手清彈為主,最明顯的特點是右手快四點,及借用琵琶、三弦、楊琴的指法,用搖指、掃搖、輪抹等。
秦派
其實箏起源於秦,而盛行於隋唐,卻僅在榆林地區保存了箏。因陝西位置較為偏遠,所以技藝仍停留在古法彈奏(主要用大食兩指)的階段。直至1961年,其地位才被肯定。陝西的周延甲老師、曲雲老師,努力把它恢復且延續,整理了許多具陝西風格的箏曲。演奏風格比較細膩,委婉中多悲哀,激越中有抒情,調式是4偏高而7 偏低,也運用了當地的迷糊調政編,樂曲有《秦桑曲》、《姜女淚》、《香山射鼓》及《繡金匾》等。
客家派
南宋時期,中原一帶(湖北河南)的百姓,為逃避元兵而南下遷居廣東,當地稱他們為客家。他們的古樸中州古調,與當地的音樂、語言、習俗結合,形成獨特的音樂,稱為客家音樂。客家箏曲主要源自「漢皋舊譜」(即漢劇音樂)及「中州古調」河南板頭,用的是工尺譜。演奏時多用中指,而滑音的音程起伏大,使箏聲餘音繚繞,風格以古樸、優美、大方見稱。箏曲有「大調」68板及串調、小調三類。傳統的漢樂,用的是鋼線16弦箏,代表曲目有《出水蓮》、《蕉窗夜雨》、《千里緣》等。
潮州派
從歷史角度來看,秦始皇統一中國後,又北逐匈奴、南收閩越,加上後取百粵,國域由原來的36郡,開拓至40個郡,包括嶺南、潮州在內。秦始皇以武力收服百粵時,同時將秦的文化藝術傳到潮州。潮州之曲調與陝西之秦腔「碗碗腔」,在「7」、「4」兩個變音之運用上,十分相似,只是地方風格有少許變異,有此對比,實在並非偶然。北方箏曲傳至潮州後,經過歷代潮樂工作者結合地方語言,漸發展成別具一格的潮州箏曲。潮州箏曲是從絲竹樂中分化出來的,演奏風格及特點與當地獨有的樂曲風格連成一體。潮箏派並以弦索譜(二四譜)來記譜,這種記譜法,在我國是獨一無異的。潮州派音韻秀麗典雅、婉轉優美、細膩,特別強調以韻補聲(即左手按滑音的變化)。箏樂的流派分別主要與當地語言有關,而潮汕話較平和,因此潮箏音程跳動也不大,加花頻密,且首用金屬弦。曲調式有多種變化,如輕三以調、《錦上添花》、重三六調《 寒鴉戲水》、活五調《柳青娘》及反線等。
嶺南派
廣東地區箏派雖不及客家及潮州兩派有名,但加花指較多、音調優美、秀麗。其箏曲多以粵曲小調,及粵劇音樂中取材。著名樂曲有《禪院鐘聲》、《紡織忙》、《餓鳥搖鈴》、《雨打芭蕉》等。
近代箏曲
箏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需要,除了在形制和演奏指法上,有所改革和演變外,箏曲的改編創作,既繼承了傳統亦推陳出新。箏的形制方面,有高音箏、低音箏、轉調箏、蝶式箏等。演奏技巧上,多運用左手,加上和聲及無調性音階排列,也曾出現七聲音階排列法,或改變音位排列法。1980年代至今,很多箏曲採用改變音位排列,涉及獨奏曲、重奏曲、協奏曲等曲類,例子有《黔中賦》、《十二木卡姆散序與舞曲》及《幻想曲》等。